绿皮车开往的是梦的远方,蝉鸣、汗水与快门声的夏天:我的第一次南京摄影回忆
年轻人总是不约而同地走上同一条路,喜欢上同样地东西。我的摄影路也没什么不同,有了第一部能拍照的手机后就开始拍拍拍,总梦想着到大学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。然而家贫,到毕业了也没能得到。
大学毕业两年后,回到泉州,住在了离工作地30分钟摩托车程的地方,每天沿着海边上下班。那时候还在疫情期间,海边公路人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,赵丽颖还没有来簪花,这个热闹的小渔村还没有成为热门旅游地。而下班的时候,我常常独占着这美好的风景。
我想记录下这美景,但是换了几个手机后都不太满意。买相机的欲望,就反反复复地侵袭着我,甚至在购物平台反复下单取消。天啊,本来就没多少积蓄,还要花两三万块买相机,你疯啦?但人总是战胜不了欲望,还是下单了。但是收到货之后,我犹豫了,我在原地纠结了二十分钟。我害怕这一次决定让我生活更加糟糕(对工作一直没有安全感,害怕没有钱而被工作绑架),或者买了相机但是吃灰,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。(谁知道,这朝思暮想似乎偶然的必然,就此改变以后的生活?)
我跟任何刚入手相机的人一样,开始疯狂地往外跑,扫街,钻巷子,去海边,空闲时间大部分都交给了拍照。
看了很多很多书,开始学习摄影知识,思考自己为什么摄影,想拍出什么片子(然而拍的很烂)。机缘巧合,刷到麻雀老师的直播课,初阶课才299,什么神仙价格?然后就报了,开始学习人像摄影,并且进行取景练习,想着有朝一日拍出好看的照片(然而学习成果一般)。
那又是偶然的一天,日子如往常一样,冰冷且苦涩。站在冷风中,等着公交车,看到了麻雀老师的线下课课程信息。我好像突然被闪电击中了。为什么我不能去呢?我记不得当时是什么心情了,只知道,从小穷困节俭连兴趣班都上不起的我,现在可以全款拿下面授课的学费,而且是用在“毫无用处”的地方了(直到那之前,我仍然在为自己买相机赋予超出它本身的意义,这样能让我的大额支出显得又价值)。想想就哇库哇库。然后就咨询和报名了。困难地排班调班,被同事说闲话,都是后话了。
十几天后,我坐上了绿皮车,到了南京,在老师工作室的小区迷了路,踩着点到了。不知怎么的,我挑了离老师最近的地方坐下了,而且似乎也不那么紧张,我曾经可是i到爆炸的i人啊(但是还是不说话^_^)。
到面授前我都没有一次人像创作,这次是第一次拍人像,真开始拍的时候就是一个字,紧张。一顿按,就是没出几张片。
第一天下午,在南京最热的时候出外景。好消息是没太阳。坏消息是,没太阳。临时买的防晒衣,穿在身上像在蒸桑拿一样。再加上拍照的紧张,就更加热了。但是糖老师很温柔,安慰我们不要紧张慢慢来。可惜还是没拍好人脸。但是取景被夸了,开心,长大后难得的夸夸。
第二天开始学用光,嗯,从这开始跟不上了,看不明白,但是满脑子都是想法,第一次开始写脚本拍摄,虽然也没拍好。
然后就是继续教用光啦,继续跟不上啦。
法式糖水爽拍。
然后就是更难的用光,更加跟不上。
第三天的最后,要为最后一天的独立创作做准备,选好场地和服化道,踩点取景写脚本。这是我第一次合作独立创作,想脚本想到失眠,但是想出了超多,然而拍的时候一顿操作,只拍了一小部分。最后成片不错,也能算是心满意足了。(脚本字老丑了)
因为我要赶火车,没有办法继续留下了。我仍依依不舍,老师说你怎么还不走待会儿堵车赶不上了,终于也是到留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。老师说你别待会儿哭出来啊。说实话真哭出来了,被强烈的不舍感痛击,是多年不曾体会的强烈的情感。也是因为不相信这辈子还有机会再来这个地方,跟很多人一起再次创造美好回忆,甚至回去三个月都没有拍照,可能再也拿不起相机拍人。
谁知道这根本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。谁知道有故事再慢慢萌芽呢?
人需要回忆,不仅仅是经历,还需要留下痕迹,甚至是物理的痕迹。无关紧要的负面情绪去除以后,留下的都是最为珍贵的。回忆不会变淡,而会因再次回忆而更加鲜活。我想尽可能记录下每一次宝贵的记忆,通过回忆和对自己情感的总结,让每次活动,都成为人生的宝物。